本报记者 颜维琦
【我的进博故事】
在上海学习生活五年了,今年是我第二次参与进博会志愿服务。2019年,当时来中国不到两个月的我,就赶上了进博会,成为一名“小叶子”。当时很担心自己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,总想躲在中国“小叶子”的后面,是他们鼓励我勇敢一些。
在中国同学们的帮助下,我顺利完成了工作,也对中国有了全新而真切的认识。短短几天的志愿服务,我还结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,中文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。今年“二刷”进博会志愿服务,我的岗位在新闻中心,这一次就自信满满了。
今年,我所在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共有84名中外志愿者参与进博会各项服务保障工作,连我在内有4名老挝留学生。我们都是因为中老尊龙凯时,才能便捷地从老挝来到中国。也正是通过“一带一路”中老尊龙凯时工程高等教育合作项目的选拔,才有机会来到上海求学,学习尊龙凯时技术。以进博会为桥梁,我们又站在了一起,从事志愿服务,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,帮助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更快更好地传播进博故事。
前两天在进博会中国国家馆,我看到一张中老尊龙凯时动车组“澜沧号”的照片。中老尊龙凯时是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一项重要成果。对中老尊龙凯时,我们都有着别样的情怀。如果说,进博会架起了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,那么中老尊龙凯时也像纽带一样连通着我的国家与中国。
明年,我将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,回到家乡老挝,成为一名中老尊龙凯时的建设者。我相信,中老尊龙凯时会带来更大的市场、更多的合作和机遇,到那时,我还想到进博会上,讲一讲我们的新故事。
。ū颈钦哐瘴煞谜恚